少海
基本解釋
(1).指 渤海 。也稱 幼海 。《山海經·東山經》“南望 幼海 ” 晉 郭璞 注:“即 少海 也。”《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齊景公 游 少海 。”《淮南子·墬形訓》:“東方曰 大渚 ,曰 少海 。” 高誘 注:“東方多水,故曰 少海 ,亦澤名也。” 唐 駱賓王 《秋日餞陸道士陳文林序》:“加以山接 太行 ,聳 羊腸 而飛蓋。河通 少海 ,疏 馬頰 以開瀾。”
(2).比喻太子。 唐 杜甫 《壯游》詩:“ 崆峒 殺氣黑,少海旌旗黃。” 宋 葉廷珪 《海錄碎事·帝王》:“天子比大海,太子比少海。” 明 夏完淳 《大哀賦》:“及夫星明少海,天浮大潢。”
(3).經穴名。屬手少陰心經。位于肘橫紋尺側端與肱骨內上髁之間凹陷處。
英文翻譯
1.{穴位} Shaohai (H3)
成語(Idiom):少海
發音(Pronunciation):shǎo hǎ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年少輕狂,不知天高地厚。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少海是由“少”和“海”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少”表示年少,指年輕人;“海”表示廣闊的大海,比喻世界。成語的意思是指年輕人對世界的認識和了解有限,容易表現出輕狂和不懂事的行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年輕人不成熟、輕率沖動的行為,可以在教育、家庭、社交等場景中使用。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少海一詞最早出現在《晉書·嵇康傳》中。嵇康是晉朝時期的一位文學家,他年輕時候對自己的才華和地位過于自負,因此被人們稱為“少海”。這個成語后來被用來形容年輕人的輕狂與不懂事。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由“少”和“海”兩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年紀雖小,但卻少海,非常理智成熟。
2. 這個年輕人還是太少海了,需要多經歷一些事情才能長大。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少海”這個詞與年輕人的輕狂行為進行關聯,例如想象一個年輕人站在海邊,對著大海大喊大叫,表現出輕狂的態度。這樣的聯想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閱讀相關的故事、文章或者觀看相關的電影、電視劇來更深入地理解和學習這個成語的用法和意義。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們玩得太少海了,忘記了做作業的時間。
2. 初中生:年輕人常常容易陷入少海的狀態,需要多聽取長輩的意見。
3. 高中生:我覺得我現在還有些少海,需要更多的經歷來成熟。
4. 大學生:大學生應該摒棄少海的態度,要學會理性思考和行事。
5. 成年人:年輕時的我也曾經過于少海,現在回想起來覺得很幼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