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荊公體
基本解釋
指 宋 王安石 詩的風格。 安石 曾封 荊國公 ,故稱。其詩遒勁清新,以絕句為最高。 宋 嚴羽 《滄浪詩話·詩體》:“以人而論,則有 蘇 李 體, 曹 劉 體…… 后山 體、 王荊公 體。”自注:“公絶句最高,其得意處,高出 蘇 、 黃 、 陳 之上,而與 唐 人尚隔一關。”
成語(Idiom):王荊公體(wáng jīng gōng tǐ)
發音(Pronunciation):wáng jīng gōng tǐ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文筆雄渾有力,氣勢磅礴。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王荊公體源于南朝梁代王荊公,他的文筆雄渾有力,氣勢磅礴,成為了后來文學界對于雄壯有力的文筆的形容。王荊公體形容的不僅是文筆的雄渾有力,也包括了文章內容的豪邁和氣勢。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王荊公體常常用來形容文筆雄渾有力的作品,也可以用來形容其他具有雄壯氣勢的事物。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王荊公是南朝梁代的一個文學家,他的文筆雄渾有力,氣勢磅礴,因此后人將其文風稱為“王荊公體”。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王荊公”和“體”兩個部分組成,其中“王荊公”指代王荊公的文風,而“體”表示形式、風格。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文章寫得王荊公體,充滿了豪情壯志。
2. 這幅畫的筆觸雄渾有力,真是王荊公體的作品。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將王荊公的文筆形容成雄渾有力、氣勢磅礴的山川江河,形成強烈的視覺形象。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一些具有王荊公體特點的文學作品,如唐代杜甫的《登高》、宋代辛棄疾的《水調歌頭》等,進一步領會王荊公體的風采。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字寫得很好,就像王荊公體一樣雄渾有力。
2. 初中生:這篇作文的文筆很有王荊公體的風格,給人一種豪情壯志的感覺。
3. 高中生:他的演講詞寫得非常有氣勢,堪稱王荊公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