駝鶴
成語(Idiom):駝鶴
發音(Pronunciation):tuó hè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駝背的人或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駝鶴”由“駝”和“鶴”兩個詞組成。駝是指背部駝起的動物,鶴是一種高雅的鳥類。這個成語形容人或物背部駝起,像駝背的駝和挺胸的鶴形成鮮明對比。用來形容人的駝背,也可以用來形容物體的彎曲或不挺拔。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的駝背姿態,也可以用于形容物體的彎曲或不挺拔。可以用來形容年長的人因年歲增長而駝背,也可以用來形容坐姿不端正的人。此外,也可以用來形容物體因受力或其他原因而發生形變。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漢書·王莽傳》中有一段記載,說王莽執政時,有一位名叫駝鶴的老人,他年紀很大,背部駝起,但精神矍鑠,才智過人。這個故事中的駝鶴成為了一個象征,用來形容年老而仍然精神矍鑠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名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年紀雖大,但依然駝鶴精神,非常聰明。
2. 坐姿不端正會導致駝鶴的形成。
3. 這根樹因為受到強風的吹拂,變得駝鶴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只駝背的駝和一只挺拔的鶴形成鮮明對比,幫助記憶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其他與姿態、形狀相關的成語,如“高瞻遠矚”、“頭重腳輕”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7-12歲):他坐在課桌前彎著背,像一只駝鶴。
2. 初中生(13-15歲):她爺爺雖然年紀大了,但駝鶴精神,經常參加社區的活動。
3. 高中生(16-18歲):這把椅子已經受到了很多年的使用,看起來有點駝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