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拒
成語(Idiom):阻拒(zǔ jù)
發音(Pronunciation):zǔ j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拒絕、抵抗、不接受。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阻拒是指抵制、拒絕、不接受某種請求或要求。它表示對外界的阻礙和抵抗,表明一個人或組織拒絕屈服于外部壓力,堅持自己的立場。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抵制外來侵犯、拒絕不合理要求的場景。在政治、法律、商業等領域中經常被使用。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阻拒”最早出自《左傳·襄公二十六年》:“臣弒其君,非一朝一夕之故也,其所以然者,其心阻而外鄉也。”這句話形象地描述了一個臣子殺害君主的內心斗爭,表示他不愿屈服于外部壓力。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由兩個意義相近的動詞組成,表示拒絕和抵抗。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堅決阻拒了那個不公平的要求。
2. 面對困難,我們不能阻抗,而是要努力克服。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阻抗”與“拒絕”這兩個詞聯系起來。想象一個人用力阻擋住一個不合理的要求,表示他拒絕屈服。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相關的成語,如“抗拒”、“抵抗”等,以擴大對抵抗和拒絕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阻拒了同學的邀請,因為我要先完成作業。
2. 初中生:面對誘惑,我成功地阻拒了購物的沖動。
3. 高中生:學生會阻拒了校方的提議,堅持舉辦一場音樂會。
4. 大學生:我阻拒了父母的安排,選擇了自己喜歡的專業。
希望以上學習指南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