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時盤
基本解釋
古代盤子名。相傳盤子四周的物象隨十二時辰而變易,故名。 宋 陶穀 《清異錄·器具》:“ 唐 內庫有一盤,色正黃,圜三尺,四周有物象。 元和 中,偶用之,覺逐時物象變更,且如辰時,花草間皆戲龍,轉巳則為蛇,轉午則成馬矣,因號十二時盤。流傳及 朱 梁 猶在。”
成語(Idiom):十二時盤
發音(Pronunciation):shí èr shí pá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十二個時辰的鐘盤,比喻人的一生。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十二時盤是指古代鐘表上的十二個時辰刻度,每個時辰代表兩個小時。這個成語用來比喻人的一生,表示人生有限,需要珍惜時間。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寫作、演講、談論人生等場合,強調時間的寶貴和珍惜。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古代的鐘表上通常有十二個時辰的刻度,用來表示一天的時間。人們通過觀看鐘盤上的時辰來判斷時間的流逝。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用來形容人的一生如同鐘盤上的時辰,時間過得很快,人們應該珍惜時間,努力做事。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十二時盤是一個名詞性的成語,由“十二”、“時”、“盤”三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時常提醒自己要珍惜時間,因為他深知生命如同十二時盤,轉瞬即逝。
2. 她告訴孩子們,人生如同十二時盤,要抓住每一個時刻,努力做事。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十二時盤”與時間的流逝聯系起來,想象自己站在鐘盤上,看著時針一分一秒地轉動,提醒自己珍惜時間。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時間相關的成語,如“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一寸光陰一寸金”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喜歡看鐘盤上的時刻,因為它們像十二時盤一樣,提醒我要珍惜時間。
2. 初中生:在忙碌的學習生活中,我們要意識到人生如同十二時盤,要合理安排時間。
3. 高中生:在決定人生道路時,要想到時間的寶貴,不能浪費青春歲月,要像珍惜十二時盤一樣,抓住每一個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