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擔
成語(Idiom):扁擔(biǎn dān)
發音(Pronunciation):biǎn dā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兩端橫木上挑著東西的長桿,比喻兩個人分擔一種責任或負擔。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扁擔是一種用于挑運物品的工具,由兩根平直的木桿組成。成語“扁擔”比喻兩個人共同分擔一種責任或負擔,表示團結合作、共同努力。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合作、分工、互助等情況。可以用于工作場景、學習場景、家庭場景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相傳古代有兩位匠人,一個擅長制作木桿,一個擅長制作木塊。他們合作制作了一種特殊的長桿,用來挑運重物。這個長桿的兩端是扁平的,因此被稱為“扁擔”。這個故事傳承下來,成為了形容團結合作、共同分擔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漢字組成,沒有特殊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們倆一起扛起扁擔,把家里的東西搬到了新房子。
2. 在困難面前,我們要像扛起扁擔的人一樣,共同努力,共渡難關。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扁擔”比喻為合作的工具,兩個人共同使用扁擔來分擔責任或負擔。可以通過想象兩個人一起扛起扁擔的形象來記憶這個成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更多與合作、分工、互助相關的成語,如“同舟共濟”、“眾志成城”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一起扛起扁擔,把垃圾分類做好。
2. 初中生:家庭作業很多,我們一起扛起扁擔,互相幫助完成。
3. 高中生:考試前大家一起扛起扁擔,共同備考,爭取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