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塔
成語(Idiom):雁塔(yàn tǎ)
發音(Pronunciation):yàn tǎ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雁塔是指唐代時期建于長安城外的一座塔,因其形狀酷似飛翔的雁群而得名。成語“雁塔”比喻人才輩出,學術繁榮的地方。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雁塔成語的含義是指某個地方或某個時期人才輩出,學術繁榮,有很多優秀的人物或學者。這個成語源于唐代,當時在長安城外有一座名為雁塔的佛塔,因為塔的形狀像飛翔的雁群而得名。后來,人們將雁塔這個地名引申為成語,用來形容人才輩出的地方。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雁塔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某個地方或某個時期人才輩出,學術繁榮的情況。可以用在以下場景中:
1. 形容一個學術機構或學校培養了很多優秀的學者和人才;
2. 形容某個領域或行業出現了很多杰出的人物;
3. 形容某個地方文化底蘊深厚,擁有豐富的人才資源。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雁塔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唐代的長安城外,當時有一座名為雁塔的佛塔。這座塔的形狀非常特殊,像一群飛翔的雁。因為塔的形狀和雁群相似,所以人們稱之為雁塔。后來,長安城外的雁塔寺成為了一個重要的學術研究中心,吸引了眾多學者和人才前來學習和交流。因此,雁塔成為了一個象征人才輩出、學術繁榮的地方。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雁塔成語的結構是“雁塔”。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所大學真是一座雁塔,培養了許多杰出的人才。
2. 這個行業近年來發展迅猛,成為了一個真正的雁塔。
3. 那個城市的文化底蘊很深厚,是一座真正的雁塔。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以下方式記憶雁塔這個成語:
1. 將“雁塔”這個成語與唐代的雁塔佛塔形狀聯系起來,形象地想象塔的形狀像飛翔的雁群。
2. 將“雁塔”與人才輩出、學術繁榮的意義聯系起來,形象地想象一個地方有很多優秀的人才和學者。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以下內容:
1. 長安城與唐代的歷史背景;
2. 雁塔佛塔的建筑風格和文化意義。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這所學校真是一座雁塔,每年都培養出很多優秀的學生。
2. 初中生(13-15歲):這個科研機構是一座雁塔,吸引了很多優秀的科學家。
3. 高中生(16-18歲):這個領域是一座雁塔,出現了很多杰出的人才。
4. 大學生(19-22歲):這個城市真是一座雁塔,擁有豐富的文化資源和人才。
5. 成年人(23歲及以上):這個行業近年來發展迅猛,成為了一個真正的雁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