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音
基本解釋
(1).和善的語音。 晉 陶潛 《勸農》詩:“熙熙令音,猗猗原陸。卉木繁榮,和風清穆。”
(2).善言,美好的言辭。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賞鑒下》:“ 謝公 云:‘長史( 王濛 )語甚不多,可謂有令音。’” 劉孝標 注引《王濛別傳》:“商略古賢,顯默之際,辭旨劭令,往往有高致。”
成語(Idiom):令音
發音(Pronunciation):lìng yī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聲音動聽,令人愉悅。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令音是一個形容詞,用來形容聲音悅耳動聽,給人以愉悅感覺。這個成語主要用來描述音樂、歌聲、琴聲等美妙的聲音。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令音常用于藝術評論、音樂賞析、文學創作等領域。可以用來形容一首動聽的歌曲、一段優美的琴聲、一位歌手的出色演唱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令音最早出自唐代詩人白居易的《琴曲辭》。白居易是一位文學家和音樂家,他在詩中贊美了一位名叫李白的音樂家,稱他的琴聲為“令音”。后來,這個詞語逐漸被用來形容美妙的聲音。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令音的結構是“令”+“音”,其中“令”是形容詞,表示美好、使人愉悅,而“音”表示聲音。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首歌的旋律優美動聽,真是一曲令音。
2. 他的琴聲如同仙音般悅耳動聽,讓人陶醉其中。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令音”與“美妙的聲音”聯想在一起,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類似的形容詞成語,如“令人陶醉”、“令人神往”等,來豐富自己的詞匯。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歲):我喜歡聽媽媽彈鋼琴,她的琴聲真是令音。
2. 初中生(13歲):演唱比賽中,她的歌聲像仙音般動聽,贏得了觀眾們的掌聲。
3. 高中生(17歲):這首交響樂的演奏令音動人,讓人沉浸在美妙的音樂世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