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淵閣
基本解釋
(1). 明 代宮內貯藏典籍及皇帝講讀之所。 明太祖 始建于 南京 奉天門 東。 成祖 遷都 北京 ,又于宮內東廡南建 文淵閣 。后置 文淵閣 大學士。《明史·藝文志一》:“ 永樂 四年,帝御便殿閲書史,問 文淵閣 藏書。”
(2). 清 代專藏《四庫全書》的書閣之一。 乾隆 四十年(1775年)修建,在 北京 舊紫禁城內。《四庫全書》第一份寫成,即藏其中。后歸故宮博物院收藏。
成語(Idiom):文淵閣
發音(Pronunciation):wén yuān g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學問淵博、文化底蘊深厚的地方。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文淵閣原指古代宮廷內的圖書館,是供皇帝研讀經史文籍的地方。后來,這個詞語也用來形容一個學問淵博、藏書豐富的地方,或者一個人博學多才的形象。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一個機構或個人在某個領域具有深厚的學術造詣,也可以用來贊美一個人的學識廣博。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文淵閣最早出現在唐代,當時的皇帝為了提高自己的文化修養,建立了文淵閣圖書館。這個圖書館里收藏了大量的經史文籍,供皇帝研讀。因此,文淵閣逐漸成為學問淵博的象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文淵閣是一個名詞短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我們學校的文淵閣,無論什么問題都可以向他請教。
2. 這個圖書館的藏書如此豐富,真是一座文淵閣。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成語“文淵閣”與宮廷內的圖書館聯想起來,想象皇帝在圖書館中研讀經史文籍的場景,以幫助記憶其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關于古代文化和歷史的知識,可以深入了解唐代文淵閣的歷史背景和文化地位。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的班主任就像一個文淵閣,知識淵博又經驗豐富。
2. 初中生:這本圖書館真是一座文淵閣,每次來都能找到自己感興趣的書籍。
3. 高中生:老師講課的時候總是引經據典,真是一個文淵閣般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