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媚
成語(Idiom):厭媚
發音(Pronunciation):yàn mè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艷麗而讓人厭惡的美貌或行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指人的外貌或行為過于浮夸、做作,讓人感到不自然、虛偽,因而產生厭惡感。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女性的妝扮過于花哨、言行做作,或者形容人的虛偽、不真實的行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戰國策·齊策三》記載了一個故事,齊威王的妃子田文姜非常喜歡打扮,每天都會花很長時間來裝扮自己。有一天,齊威王無意中看到了田文姜卸妝后的真實面貌,發現她原本并不是那么美麗,于是對她失去了興趣,感到厭惡。這個故事中的田文姜被認為是一個厭媚的代表。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由“厭”和“媚”兩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她的妝容太過厭媚,讓人看了很不舒服。
2. 他的言談舉止虛偽而厭媚,不值得信任。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厭媚”與“厭惡”聯想在一起,因為厭媚的意思就是讓人感到厭惡。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外貌和行為相關的成語,如“妖艷”、“嫵媚”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她的打扮太過厭媚,看起來像個小丑。
2. 初中生:他的媚態讓人非常厭惡,沒有人喜歡他。
3. 高中生:她的妝容過于厭媚,讓人覺得她不自然。
4. 大學生:這個女孩的裝扮太過厭媚了,不符合她的年齡。
5. 成年人:他的虛偽行為讓人感到厭媚,無法信任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