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詞語解釋
wǔ jīng sǎo dì ㄨˇ ㄐㄧㄥ ㄙㄠˇ ㄉㄧˋ五經掃地(五經掃地)
謂喪盡儒者尊嚴。 唐 祝欽明 博通五經,為國子祭酒,而阿附冀用。一日 中宗 與群臣宴, 欽明 作《八風舞》,其體肥丑,據地搖頭睆目,左右顧盼,令人不堪, 盧藏用 嘆曰:“是舉五經掃地矣!”事見《新唐書·祝欽明傳》。
成語詞典已有該詞條:五經掃地
成語(Idiom):五經掃地
發音(Pronunciation):wǔ jīng sǎo d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知識淵博,對五經(《易經》、《尚書》、《詩經》、《禮記》、《春秋》)有很深的理解和掌握。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五經是古代中國的經典著作,代表了中國古代文化和思想的精華。成語“五經掃地”形容一個人學識淵博,對五經的理解和掌握非常深刻。這個成語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學問非常深厚,能夠洞察事物的本質和內涵。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某人的學識淵博,對某一領域非常精通,或者形容某一學科的研究非常深入。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五經掃地”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一位學者孔子。據傳,孔子曾經講授《五經》時,有一位學生能夠完全掌握并理解這五本經典著作。孔子非常驚訝,于是對這位學生說:“你的學問已經把五經都掃地了。”后來,這個成語就流傳下來,用來形容一個人學識淵博,對五經的理解和掌握非常深刻。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主語為“五經”,謂語為“掃地”。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歷史、文學、哲學等多個領域都非常了解,真是五經掃地。
2. 這位教授對數學的研究已經達到了五經掃地的地步。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五經的名稱與掃地的動作聯系起來記憶。想象一個人手持掃帚,將五本經書掃地,表示他對這些經書的理解和掌握非常深刻。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五經的內容和思想,了解中國古代文化的精髓。也可以探索其他與學問、知識相關的成語,擴大自己的詞匯量和語言運用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希望將來能夠成為一個五經掃地的學者。
2. 初中生:他的學識非常淵博,可以說是五經掃地。
3. 高中生:這位老師對歷史的研究已經達到了五經掃地的程度。
4. 大學生:他的學術造詣非常高,可以說是五經掃地的人物。
5. 成年人:我希望通過不斷學習,將自己的知識水平提高到五經掃地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