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 [釋義] (成)《后漢書·禰衡傳》:“唯善魯國孔融及弘農楊修。常稱曰:‘大兒孔文舉,小兒楊德祖。余子碌碌,莫足數也。’”眼睛里沒有旁人,形容驕傲自大。也說余子碌碌。
- [構成] 主謂式:目|無余子
詳細解釋
詞語解釋
mù wú yú zǐ ㄇㄨˋ ㄨˊ ㄧㄩˊ ㄗㄧˇ目無余子(目無餘子)
見“ 目中無人 ”。
成語詞典已有該詞條:目無余子
成語(Idiom):目無余子
發音(Pronunciation):mù wú yú zǐ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眼力高,見識廣,沒有超過自己的人或事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目無余子是一個形容詞,用來形容一個人的眼力高,見識廣,沒有超過自己的人或事物。這個成語可以用來贊美一個人的眼光獨到,能夠洞察事物的本質。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通常用于贊美一個人在某個領域或某個方面的能力超群,能夠超越其他人或事物。可以用于形容一個人在學術、藝術、商業等領域的卓越成就。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目無余子的故事起源于《尚書·周書·太公典》。太公望是中國古代的一位偉大的政治家和軍事家,他在野外巡視時,發現了一只瞎了眼的鹿。他覺得這只鹿瞎了眼卻能夠生存,說明它在其他方面一定有很強的能力。于是,太公望贊嘆道:“目無余子!”后來,這個成語就被用來形容一個人眼力高,見識廣,沒有超過自己的人或事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目無余子是一個四字成語,由“目”、“無”、“余”、“子”四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藝術領域的造詣很高,可以說是目無余子。
2. 這位科學家的研究成果領先同行,真可謂目無余子。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在眼中只能看到自己,其他人或事物都被自己的眼力所超越,形成目無余子的狀態。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太公望的故事,以及他在中國歷史上的重要地位。也可以學習其他類似的成語,進一步提升自己的漢語水平。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在班級里的數學水平是目無余子的。
2. 初中生:這位運動員在全國比賽中的成績是目無余子的。
3. 高中生:這位學生在文學方面的才華是目無余子的。
4. 大學生:這位科研人員在自己的領域里是目無余子的。
5. 成年人:他在商業領域的眼光是目無余子的,總能抓住機會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