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尾蜂
基本解釋
一種寄生蜂。體色赤褐,體長約19毫米。頭部橙黃色。復眼褐色,有單眼三個。觸角絲狀,與體長相等。雌蜂尾端有產卵管長約150毫米,似馬尾,故名。
成語(Idiom):馬尾蜂
發音(Pronunciation):mǎ wěi fē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在外表上裝得很兇惡,但實際上沒有多大能力或者膽量。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馬尾蜂是一種蜜蜂,外表兇惡,但實際上并不具備攻擊性。這個成語比喻外表看上去兇狠可怕,但實際上內心沒有多大能力或者膽量。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那些表面上看起來兇狠威武,但實際上沒有實力或者膽量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馬尾蜂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韓非子·養生主》。故事中,韓非子比喻一個人外表兇惡像馬尾蜂,但實際上沒有多大能力。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看起來兇神惡煞的,可實際上就是個馬尾蜂。
2. 不要被他的外表迷惑了,他只是個馬尾蜂而已。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馬尾蜂的外表兇狠,但實際上沒有攻擊性,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類似的成語,比如“虎頭蛇尾”、“紙老虎”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嘴上說得很兇,可實際上就是個馬尾蜂。
2. 初中生:那個同學打扮得很兇狠,但實際上就是個馬尾蜂,沒有什么能力。
3. 高中生:他看上去很兇惡,但實際上只是個馬尾蜂,沒有膽量去面對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