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書郎
成語(Idiom):校書郎
發音(Pronunciation):xiào shū lá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受命校勘、抄寫、校對文書的官員,也泛指負責糾正錯誤、審查文件的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校書郎是古代中國官員的職位,主要負責校勘、抄寫、校對文書。校書郎的工作非常細致,他們需要仔細核對每一個字、每一行,確保文書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因此,校書郎這個成語也引申為糾正錯誤、審查文件的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校書郎這個成語通常用于形容那些善于發現錯誤并及時糾正的人。在工作場景中,可以用來形容負責審查文件、核對數據的人員。此外,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用來形容那些善于糾正他人錯誤、提出建議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校書郎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的官制。在唐朝時期,校書郎是中央政府的官員,負責校勘、抄寫、校對文書。他們的工作非常重要,因為文書的準確性對于政府的決策和運作至關重要。校書郎的職務也被廣泛引申為負責糾正錯誤、審查文件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校書郎是由三個字組成的成語,結構簡單明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公司負責校對文件,真是一位校書郎。
2. 這位老師很細心,總能發現學生作業中的錯誤,真是一位校書郎。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以下方法記憶校書郎這個成語:
1. 將“校書郎”分解成“校書”和“郎”,校書指校對文書的工作,郎指官員的職位。
2. 可以想象一位官員在仔細核對一本書的內容,確保其中沒有錯誤。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古代官制感興趣,可以了解更多關于校書郎的歷史背景和相關的官職制度。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是我們班的校書郎,總能及時糾正我們的錯誤。
2. 初中生:我希望將來能成為一名校書郎,負責審查重要文件。
3. 高中生:他在學校里是一位校書郎,總能發現同學們作業中的錯誤。
4. 大學生:作為學生干部,我也要像校書郎一樣認真核對文件,確保準確無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