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體
基本解釋
(1).不遵守禮制。《左傳·定公十五年》:“嘉事不體,何以能久?” 楊伯峻 注:“體即禮也。禮與體古本可通。”
(2).不合體式。《資治通鑒·晉安帝元興三年》:“ 玄 ( 桓玄 )性苛細,好自矜伐。主者奏事,或一字不體,或片辭之謬,必加糾擿,以示聰明。” 胡三省 注:“謂字之上下偏傍不合體也。”
成語(Idiom):不體
發音(Pronunciation):bù tǐ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不符合身體健康的要求,不符合規范或標準。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指人體不健康或行為不合規范。形容某人的身體或行為狀況不符合一般的標準或要求。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來形容人的身體不健康,行為不規范,或者某事物不符合一般要求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周易·系辭上》中有一句話:“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不體同類。”這句話的意思是指事物各自保持自己的本性和生命,不與其他事物混同。后來,這句話中的“不體同類”被引申為“不符合規范或標準”。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 + 動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生活習慣不體,不注意鍛煉身體。
2. 這個產品的質量不體,不符合國家標準。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不體”與“不健康”或“不規范”聯系起來,幫助記憶其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類似的成語,如“不健”、“不規”等,來擴展對類似概念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作息時間不體,經常熬夜。
2. 初中生:這個學生的學習態度不體,不認真聽講。
3. 高中生:他的衛生習慣不體,不常洗手。
4. 大學生:這篇論文的結構不體,不符合學術要求。
5. 成年人:他的工作態度不體,經常遲到早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