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策
基本解釋
猶干略?!?a href="/r_ci_5b94aab154c247504dd1c2f98f79174a/" target="_blank">三國志·魏志·毌丘儉傳》:“ 青龍 中,帝圖討 遼東 ,以 儉 有干策,徙為 幽州 刺史,加度 遼 將軍。”
成語(Idiom):干策(gàn cè)
發音(Pronunciation):gàn cè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采取行動,實施計策。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干策是由“干”和“策”兩個詞組成的成語。干的意思是指做事,行動;策的意思是指計策、辦法。干策的意思是指采取行動,實施計策。這個成語強調了在解決問題或達成目標時,不僅要有計劃和策略,還要付諸實際行動。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干策這個成語可以用于形容一個人在解決問題或實現目標時,不只是有計劃和策略,還能夠付諸實際行動。它可以用于贊揚一個人勇于行動、果斷決策的能力。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干策的故事并沒有特別明確的記載,但可以從“干”和“策”這兩個字的意義來推測。在古代,人們認為做事應該有計劃和策略,但只有計劃和策略是不夠的,還需要付諸實際行動才能取得成功。因此,干策這個成語應該是在形容一個人在解決問題或實現目標時,不僅有計劃和策略,還能夠付諸實際行動。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干策是一個動賓短語,由動詞“干”和名詞“策”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不僅有很多好的計策,還能夠干策,所以很多人都愿意跟隨他。
2. 在這個項目中,我們需要有人能夠提供好的計策,并且有能力干策。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干策”這個成語與“干活”聯系起來進行記憶。干活是指實際行動,而干策則是指在做事情時需要有計策和策略的同時,還要付諸實際行動。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干策相關的成語,如“得策”、“謀策”等,以擴展對干策這個成語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要好好學習,制定計劃并付諸實際行動,以提高我的成績。我要干策!
2. 初中生:在學校的運動會上,我們班制定了一套完整的方案,并付諸實際行動,最終取得了好成績。我們真的干策了!
3. 高中生:為了備戰高考,我制定了詳細的學習計劃,并付諸實際行動,每天都在努力學習。我相信只要干策,就能取得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