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屏
基本解釋
(1).石制屏風。
(2).壁立如屏的山石。 唐 高適 《宴韋司戶山亭院》詩:“苔逕試窺踐,石屏可攀倚。” 唐 皮日休 《奉和魯望四明山九題·云北》:“野歇遇松蓋,醉書逢石屏。”
成語(Idiom):石屏(shí píng)
發音(Pronunciation):shí pí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石頭做成的屏風,比喻不能遮風擋雨,沒有實際用途的東西。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石屏是由石頭制成的屏風,沒有實際遮擋風雨的功能。這個成語比喻某些東西雖然看起來很美觀,但實際上沒有實用價值,只是擺設而已。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某些東西或行為看起來很美觀,但實際上沒有實際用途的情況。也可以用于形容某些人表面上很有能力,但實際上卻沒有真正的才華或實力。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石屏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代的故事。相傳,唐朝時期有一位名叫韓熙載的官員,他非常喜歡收藏石頭,尤其是那些形狀獨特的石頭。有一天,他看到了一塊形狀美觀的石頭,非常喜歡,于是將其做成了一塊石屏。然而,這塊石屏雖然看起來很美,但實際上沒有實際用途,只是擺設而已。后來,人們就用“石屏”來形容那些雖然看起來美觀,但實際上沒有實用價值的東西。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 + 石屏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裝飾品很漂亮,但實際上就是一個石屏,沒有實用價值。
2. 他表面上看起來很能干,實際上只是個石屏,沒有真正的才華。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石屏”想象成一個看起來很美觀的屏風,但實際上沒有實際用途,只是擺設而已。通過這個形象,可以幫助記住“石屏”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類似的成語,比如“花架子”、“紙老虎”等,它們都形容了那些雖然看起來很美觀或強大,但實際上沒有實際價值或力量的東西。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買了一個玩具汽車,但發現它只能看不能玩,簡直就是一個石屏。
2. 初中生:他雖然成績很好,但實際上只是個死讀書的石屏,沒有真正的才華。
3. 高中生:這個藝術品看起來很美,但實際上只是一個石屏,沒有實際價值。
4. 大學生:這個項目的宣傳很好,但實際上只是一個石屏,沒有實際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