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里車
基本解釋
古代一種能標示道路里程的車子。 晉 崔豹 《古今注·輿服》:“大章車,所以識道里也,起於 西京 。亦曰記里車。車上為二層,皆有木人,行一里,下層擊鼓,行十里,上層擊鐲。《尚方故事》有作車法。”《隋書·禮儀志五》:“記里車,駕牛。其中有木人執槌,車行一里,則打一槌。”《晉書·輿服志》:“記里鼓車,駕四,形制如司南。其中有木人執槌向鼓,行一里則打一槌。”
成語(Idiom):記里車 (jì lǐ chē)
發音(Pronunciation):jì lǐ chē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的記憶力非常好,能夠記住很多事情。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記里車源于《紅樓夢》中的一句話:“這位先生記憶力倒好,原來是個記里車。”這句話中的“記里車”形容一個人記憶力非常出色,能夠記住很多事情。成語“記里車”也用來形容一個人的記憶力非常好,能夠輕松記住很多內容。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在描述一個人的記憶力非常好的情況下,可以使用成語“記里車”。比如,當你在贊美一個朋友能夠記住很多重要信息時,可以說他是一個“記里車”。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記里車”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小說《紅樓夢》。在小說中,林黛玉評價賈寶玉的記憶力時用到了這個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語“記里車”的結構是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記憶力真是太好了,簡直是個記里車。
2. 這位老師的記憶力非常出色,學生們都稱他為記里車。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記憶”、“車”相關的聯想來記憶這個成語。比如,想象一個車子里面堆滿了記憶的東西,這樣可以幫助記住成語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記憶力相關的成語,如“過目不忘”、“一目十行”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爺爺的記憶力特別好,他是一個記里車,可以記住很多古詩詞。
2. 初中生:我的同學小明的記憶力超群,他讀過一遍課文就能背下來,簡直是個記里車。
3. 高中生:我的數學老師是個記里車,他能夠記住所有學生的名字和成績。
4. 大學生:我認識的一個同學,他的記憶力非常好,是個真正的記里車,可以輕松記住很多專業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