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狹
成語(Idiom):捉狹
發音(Pronunciation):zhuō xiá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心胸狹窄,容不下他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捉狹是一個形容詞,用來形容人心胸狹窄,不寬容他人。這個成語的意思是指一個人思想狹隘,對別人的見解和意見不能容忍或接受。這種人常常把自己的觀點強加給別人,不愿意接受不同的意見或觀點。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捉狹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那些不開明、不寬容的人。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用這個成語來形容那些總是批評別人、不愿意接受不同意見的人。這個成語也可以用來警示自己,要保持心胸開闊,接受不同的意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說,捉狹這個成語的起源與一個叫李善的官員有關。李善是唐朝時期的一位官員,他非常自負,總是認為自己的觀點是正確的,不接受別人的意見。有一天,李善在宴會上和一位朋友爭論起來,結果他的朋友提出了一些不同的觀點。李善非常生氣,對他的朋友說:“你這個人真是捉狹!”從此以后,人們用“捉狹”來形容那些不開明、不寬容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捉狹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捉”是動詞,意思是抓住;“狹”是形容詞,意思是窄。這個成語的結構比較簡單,易于理解。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個捉狹的人,總是不能容忍別人的不同意見。
2. 別和他爭論了,他太捉狹,根本不會接受你的觀點。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捉”和“狹”兩個字的意思聯系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個捉狹的人像一個抓住了自己的觀點不放的人,心胸狹窄,不愿意接受別人的意見。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捉狹相反的成語,如“豁達”、“寬容”等,來加深對捉狹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是個捉狹的人,總是不愿意和別人一起玩。
2. 初中生:我不喜歡和那個同學一起做項目,他太捉狹了,不接受別人的建議。
3. 高中生:老師提出了一個新的學習方法,但有些同學對此很捉狹,不愿意嘗試新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