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楞楞
成語(Idiom):直楞楞
發(fā)音(Pronunciation):zhí lèng lè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或物直立而笨拙、呆板的樣子。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直楞楞形容一個人或物體在姿態(tài)或動作上非常僵硬、呆板。通常形容一個人缺乏靈活性和自然的姿態(tài),行動笨拙,缺乏流暢度和優(yōu)雅感。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直楞楞一詞常用于描述一個人在走路、站立或做事時的笨拙和呆板。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在面對新環(huán)境或新事物時的拘謹和不自然。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直楞楞一詞最早出現(xiàn)在明代文學家馮夢龍的小說《喻世明言》中。故事中,有個人在人前表演雜耍,但他的動作僵硬、呆板,沒有任何靈活性。人們便用“直楞楞”來形容他的表演。
成語結(jié)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直楞楞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兩個相同的形容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走路直楞楞的,好像腳下生了根一樣。
2. 這個小孩在舞臺上表演時直楞楞的,一點也不靈活。
3. 他對陌生人總是直楞楞的,不知道該說什么。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直楞楞”與笨拙、僵硬的形象聯(lián)系起來,想象一個人直立而呆板地走路或做事的樣子。這樣的形象會幫助你記住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其他形容人或物體笨拙、呆板的成語,如“板著臉”、“笨手笨腳”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他的書包背得直楞楞的,好像很重的樣子。
2. 初中生(13-15歲):他在籃球場上跑動時直楞楞的,沒有任何靈活性。
3. 高中生(16-18歲):新生剛?cè)雽W時都有些直楞楞的,需要一段時間適應新環(huán)境。
4. 大學生(19-22歲):他的演講表現(xiàn)直楞楞的,缺乏流暢度和自然感。
以上是關于“直楞楞”的全面學習指南,希望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