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耆年碩德
發音(Pronunciation):qí nián shuò d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年紀大而德行高尚的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耆年指年紀已經很大的人,碩德指德行高尚、卓越。這個成語形容一個人年紀雖大,但仍然保持著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才能。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來形容年紀大的人在道德品質和才能方面的突出表現,也可以用來贊美年長者的智慧和經驗。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論語·陽貨》中有一則故事,孔子曾贊美陽貨的德行,稱其為“耆年”,意指年紀雖大但德行高尚。后來,人們將“耆年”與“碩德”結合起來,形成了這個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雖然已經是耆年之年,但仍然保持著一顆年輕的心和卓越的才能。
2. 這位耆年碩德的老師深受學生們的尊敬和敬仰。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成“年紀大的人具備了德行上的碩大成就”,通過聯想記憶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成語,如“耄耋之年”、“德高望重”等,來擴展對年長者和德行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的爺爺雖然已經是耆年之年,但他仍然每天堅持鍛煉身體。
2. 初中生:這位耆年碩德的老師不僅教我們知識,還教會了我們做人的道理。
3. 高中生:盡管他已經是耆年之年,但他依然保持著對新事物的好奇心和求知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