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
基本解釋
(1).猶大道。《莊子·大宗師》:“ 顏回 曰:‘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於大通,此謂坐忘?!?成玄英 疏:“大通,猶大道也。道能通生萬物,故謂道為大通也?!?三國 魏 嵇康 《答釋難宅無吉兇攝生論》:“故古人仰準陰陽,俯協剛柔,中識理性,使三才相善,同會於大通,所以窮理而盡物宜也?!?br>(2).通于大道。謂順應自然。《淮南子·詮言訓》:“圣人無屈奇之服,無瑰異之行,服不視,行不觀,言不議,通而不華,窮而不懾,榮而不顯,隱而不窮,異而不見怪,容而與眾同。無以名之,此之謂之通?!?br>(3).謂寬宏豁達。 晉 陳壽 《表上諸葛氏集目錄》:“伏惟陛下邁蹤古圣,蕩然無忌,故雖敵國誹謗之言,咸肆其辭而無所革諱,所以明大通之道也?!?br>(4).謂大亨通,吉利?!肚迤缴教迷挶尽ず贤淖钟洝罚骸敖衲晔谴笸ㄖ辏矣行拇凰麑⒅?劉二 兩口兒骨殖還鄉,認他伯父?!?/p>
成語(Idiom):大通
發音(Pronunciation):dà tō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大通指通達無阻,一切暢通無阻的意思。形容事物順利、順暢。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大通的意思是“通達無阻”,可以用來形容事物順利、暢通無阻。這個成語有時也用來形容人的才能出眾,能夠暢通無阻地處理各種問題。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大通常用于形容道路交通暢通、信息傳遞順利、事物發展順利等場景。也可以用來形容人的才能出眾,能夠順利解決各種問題。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大通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論語·子罕》中。子罕問“仁者敬而無失,學者好而無成,賢者辯而無爭。”孔子回答說:“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知而好問,近取譬,思而明,行而無疑,遠聽博辯,君子篤而不疚,簡而文,樸而誠,直而不肆,光而不耀?!逼渲小熬雍V而不疚,簡而文,樸而誠,直而不肆,光而不耀。”被解釋為“君子大通也?!边@里的大通指的是君子的品德高尚、才能出眾。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大通是由形容詞“大”和動詞“通”組成的,其中“大”表示程度的加強,“通”表示暢通無阻。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道路大通,交通便利。
2. 這個項目的信息傳遞大通,大家都能及時了解到最新的進展。
3. 他是一位大通的人,能夠順利處理各種復雜的問題。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大通”與“暢通無阻”聯想起來記憶,也可以通過與“道路交通暢通”等相關場景進行聯想。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其他與“大通”相關的成語,如“大快人心”、“大功告成”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道路大通了,我們可以安全地騎自行車去上學了。
2. 初中生:信息傳遞大通,我們可以通過互聯網及時獲取各種資訊。
3. 高中生:他是一位大通的學生,能夠順利解決各種復雜的問題。
4. 大學生:這個項目的合作大通,大家能夠順利地完成任務。
5. 成年人:他是一位大通的專家,能夠順利地處理各種復雜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