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喪
基本解釋
[釋義]
(1) (動)喪家宣告某人死去。
(2) (動)辦理喪事。
[構成]
動賓式:發|喪
英文翻譯
1.(喪家宣告某人死去) sent out obituary
詳細解釋
◎ 發喪 fāsāng
(1) [declare sb. has died;sent out obituary]∶把去世的消息通知死者親友
(2) [deal with the funeral affairs;manage a funeral]∶辦理喪事
(1).人死公告于眾。《左傳·莊公四年》:“王( 楚武王 )遂行,卒於樠木之下……莫敖以王命入盟 隨侯 ,且請為會於 漢 汭而還。濟 漢 而后發喪。”《北史·齊紀中·顯祖文宣帝》:“ 文襄 崩,祕不發喪。” 唐 杜牧 《竇列女傳》:“ 希烈 暴死,其子不發喪,欲盡誅老將校,以卑少者代之。” 郭沫若 《孔雀膽》第三幕:“ 段功 :‘什么?被他們毒死了!怎么外邊一個人也沒有說起呢?’ 阿蓋 :‘他們沒有發喪啦。你聽我慢慢對你說吧。’”
(2).辦理喪事。《史記·酈生陸賈列傳》:“及 平原君 母死, 陸生 素與 平原君 善,過之。 平原君 家貧,未有以發喪,方假貸服具, 陸生 令 平原君 發喪。” 晉 干寶 《搜神記》卷十七:“妻覺,揣釵得之,家遂發喪。”《東周列國志》第二三回:“ 許穆公 薨。 齊侯 留 蔡 三日,為之發喪。” 郭澄清 《大刀記》開篇二:“ 賈 家死了人,在發喪之前,棺材都停在這里。”
成語(Idiom):發喪
發音(Pronunciation):fā sā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家中有人去世,舉行喪禮。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發喪是指家庭中有人去世,家人為了表達哀悼之情,舉行喪禮。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家中有人去世,帶有一種悲傷和哀痛的意味。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在正式場合或者日常生活中,當有人去世時,可以使用這個成語來表達哀悼之情。也可以用來形容某個團體或組織的重要成員離世,引起了一定的悲傷和感慨。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發喪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喪葬禮儀。在古代,人們對于喪葬禮儀非常重視,舉行喪禮是表示對逝者的尊重和哀悼之情的一種方式。因此,發喪成為了形容家庭中有人去世的一種說法。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當家中有人去世時,我們要舉行喪禮,以表達對逝者的哀悼之情。
2. 這個組織的創始人去世了,全體成員都感到非常的悲痛和失落。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發喪”這個成語與家庭中有人去世的場景聯系起來,想象家庭成員們在喪禮上表達哀悼之情的情景,以此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喪葬禮儀相關的成語和文化,了解中國傳統的喪葬習俗和哀悼文化。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聽說他家里最近發喪了,我們要去參加他的喪禮。
2. 初中生:我爺爺前幾天去世了,我們家正在準備發喪。
3. 高中生:學校的校長突然去世了,全校師生都感到非常的悲痛和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