黷貨
成語(Idiom):黷貨
發音(Pronunciation):dú huò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品行惡劣、道德敗壞的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黷貨一詞由兩個字組成,黷(dú)指黑色、惡劣,貨(huò)指人。黷貨形容一個人的品行惡劣,道德敗壞。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黷貨一詞常用于批評、譴責或警示某人的品行惡劣,特別是在道德、倫理方面有明顯缺陷的情況下。它可以用于描述各種不同背景的人,比如政治家、商人、官員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黷貨一詞最早出現在《史記·項羽本紀》中。故事中,項羽作為一位楚國將領,表現出了極度的殘忍和無情,對待俘虜和平民非常殘忍。項羽的殘暴行為被人們稱為“黷貨”,以此來形容他的品行惡劣。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漢字組成,形容詞+名詞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人居然偷了老人的錢包,真是個黷貨!
2. 那個官員貪污受賄,完全是個黷貨。
3. 這位商人不僅欺騙顧客,還克扣工人的工資,真是個黷貨。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黷貨”與品行惡劣、道德敗壞的人聯系起來,形象地描繪一個黑色的人來記憶這個成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其他與品行惡劣、道德敗壞相關的成語,如“狼心狗肺”、“喪心病狂”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欺負同學,真是個黷貨!
2. 初中生:他作弊考試,真是個黷貨!
3. 高中生:他故意傳播謠言,真是個黷貨!
4. 大學生:他貪污公款,真是個黷貨!
5. 成年人:他背叛朋友,真是個黷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