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帷
基本解釋
(1).放下室內懸掛的帷幕。指教書。《史記·儒林列傳》:“下帷講誦,弟子傳以久次相授業,或莫見其面,蓋三年 董仲舒 不觀於舍園,其精如此。” 三國 魏 應璩 《與侍郎曹長思書》:“才劣 仲舒 ,無下帷之思;家貧 孟公 ,無置酒之樂。”
(2).引申指閉門苦讀。 南朝 梁 任昉 《贈王僧孺》詩:“下帷無倦,升高有屬。”《南史·王僧虔傳》:“汝( 僧虔 子 慈 )年入立境,方應從宦,兼有室累,何處復得下帷如 王郎 時耶?” 唐 李白 《行行且游獵篇》:“儒生不及游俠人,白首下帷復何益。” 宋 晁沖之 《和江子我竹夫人》詩:“下帷度日甘同夢,隱幾終年得異書。”
成語(Idiom):下帷
發音(Pronunciation):xià wé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把帷幕拉下來,比喻事情的真相被揭露或隱藏不露。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下帷是由“下”和“帷”兩個字組成的成語。下,表示將物體向下移動;帷,指擋住或遮蔽的帷幕。下帷的含義是把帷幕拉下來,比喻事情的真相被揭露或隱藏不露。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下帷常用于形容事情的真相被揭露或隱藏不露的情況,可以用于各種社交場合和文學作品中。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下帷的故事起源于《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故事中,平原君虞卿在齊國做宰相時,他的妻子常常在宴會上穿著華麗的衣服,但是虞卿并沒有揭穿她的行為。有一天,一位朋友問他為什么不揭露妻子的行為,虞卿回答說:“君子不下帷。”意思是說君子應該寬容大度,不輕易揭露他人的隱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下帷是一個四字成語,形式為動詞+名詞,結構簡單明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那個騙子終于被人揭穿了,真相終于下帷了。
2. 在這個丑聞曝光之后,公司的內幕終于下帷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下帷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幅畫面,畫面上有一個帷幕,然后有人把帷幕拉下來,揭露了事情的真相。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揭露真相相關的成語,如揭竿而起、揭蓋子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把媽媽的生日禮物藏在了柜子里,希望她能在生日那天下帷。
2. 初中生:老師發現了我們的小抄,真相終于下帷了。
3. 高中生:這個丑聞被媒體曝光后,公司的內幕終于下帷了。
4. 大學生:他終于承認了自己的錯誤,事情的真相終于下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