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莊子
基本解釋
春秋 魯 大夫,著名勇士,食邑于 卞 ,謚 莊 。《論語·憲問》:“ 卞莊子 之勇, 冉求 之藝。”《荀子·大略》:“ 齊 人欲伐 魯 ,忌 卞莊子 ,不敢過 卞 。”《漢書·淮陽憲王劉欽傳》:“ 子高 素有 顏 冉 之資…… 卞莊子 之勇。”參見“ 卞莊子刺虎 ”。
成語(Idiom):卞莊子(biàn zhuāng zǐ)
發音(Pronunciation):biàn zhuāng zǐ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善于偽裝、偽裝得很像真的樣子。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卞莊子是由卞和莊子兩個詞組成的成語。卞,指偽裝、假裝;莊子,指莊重、真實。卞莊子形容一個人偽裝得很像真的樣子,很難被識破。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一個人的偽裝能力很高,偽裝得很像真的樣子,使人難以識破。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卞莊子”來源于《史記·衛青王恢列傳》中的故事。故事講述了衛青和王恢一起去追捕叛逃的賊寇,衛青在追捕過程中,遇到了一個看起來像個普通老百姓的人,但實際上是賊寇的頭目。衛青通過細心觀察和分析,發現了這個人的真實身份,最終成功將其捉拿歸案。這個故事中的人物就是卞莊子,成了后來形容偽裝能力高的人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語“卞莊子”由兩個詞組成,形容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平時看起來很普通,但實際上是個卞莊子,所以大家都不敢小看他。
2. 她的偽裝能力很高,每次表現得都很真實,可謂是個卞莊子。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卞莊子”與偽裝、假裝聯系起來,想象一個人穿著華麗的莊重服裝,但實際上卻是在偽裝,從而記住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更多與偽裝有關的成語,如“掩耳盜鈴”、“畫蛇添足”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在班級里是個卞莊子,總是假裝很老實,其實經常搗亂。
2. 初中生:她以前是個卞莊子,每次考試都假裝很用功,結果成績卻不好。
3. 高中生:他的演技很高超,可以說是個卞莊子,每次表演都讓人難以分辨是真是假。
4. 大學生:在社交場合上,他總是表現得很真實,卻是個卞莊子,背后做了很多偽裝。
5. 成年人:有些人看似很低調,實際上卻是個卞莊子,隱藏了很多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