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詞語解釋
yǐ è bào è ㄧˇ ㄜˋ ㄅㄠˋ ㄜˋ以惡報惡(以惡報惡)
用惡行去回報別人的惡行。《穀梁傳·僖公二十三年》:“伐國不言圍邑。此言圍邑,何也?不正其以惡報惡也。” 范寧 注:“前十八年, 宋 伐 齊 之喪,是惡也;今 齊 乘勝而報,是以惡報惡也。” 魯迅 《集外集拾遺·關于知識階級》:“他不主張以惡報惡的,他的意思是皇帝叫我們去當兵,我們不去當兵。”
成語詞典已有該詞條:以惡報惡
成語(Idiom):以惡報惡
發音(Pronunciation):yǐ è bào è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用惡劣的行為回報別人的惡劣行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以惡報惡是指以同樣的惡劣行為回報別人的惡劣行為。這個成語表達了人們對于惡劣行為的不滿和憤怒,以及對于公正和正義的追求。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在日常生活中,當我們遭受到別人的惡意對待或欺騙時,可以使用這個成語表達自己的憤怒和不滿,同時也提醒自己要保持冷靜和理智,不要陷入惡性循環。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說,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一位智者。在一個小村莊里,有兩個鄰居經常互相為難,惡意對待對方。智者看到了這一情況,決定教訓他們。他在一個晚上偷偷地把一個袋子裝滿了臟水,然后放在其中一個鄰居的門口。第二天早上,鄰居發現了袋子,以為是對方故意惡作劇,于是也偷偷把一個裝滿了臟水的袋子放在對方的門口。這樣,兩個鄰居開始了以惡報惡的惡性循環,最終導致了他們之間的關系徹底破裂。智者通過這個故事告誡人們,以惡報惡只會加深矛盾,而不會解決問題。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以(Preposition)+ 惡(Noun)+ 報(Verb)+ 惡(Noun)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們之間的爭執越來越激烈,已經開始以惡報惡了。
2. 不要和那些心存惡意的人以惡報惡,保持自己的善良和冷靜。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成語拆分為“以惡”和“報惡”,并聯想到以同樣的惡意回報別人的惡意行為。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關于惡意行為和沖突解決的知識,學習如何以善良和智慧的方式處理不公正和不滿。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不喜歡小明,但我知道以惡報惡是不對的,所以我選擇保持友好。
2. 初中生:他欺負我一次,我就以惡報惡,結果我們之間的矛盾越來越深。
3. 高中生:雖然我受到了很多欺負,但我堅信以惡報惡只會讓事情變得更糟糕,所以我選擇忍耐和理智的回應。
4. 大學生:社會上存在很多惡意行為,但我們不能以惡報惡,應該用善良和智慧去改變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