錮疾
成語(Idiom):錮疾
發音(Pronunciation):gù j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思想不開放,被固定的觀念束縛而無法進步。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錮疾是由動詞“錮”和名詞“疾”組成的成語。錮,意為束縛、困住;疾,意為病痛、障礙。錮疾形容一個人的思想被固定的觀念束縛住,無法自由思考和進步。這種束縛可能是由于傳統觀念、固有的思維模式、或是對新鮮事物的排斥等原因造成的。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錮疾一詞常用于描述某人的思維受到限制,無法接受新觀念或適應變化的情況。可以用來批評那些思想保守、不愿意接受新思想的人,或者描述某個社會群體的觀念保守、不開放。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衛青韓信列傳》中有記載,漢朝時期,衛青、霍去病等將領在西域征戰時,遇到了一種名為“錮疾”的疾病。這種疾病會讓人的四肢關節僵硬,無法行動。所以,后來人們將思想受到固定觀念束縛而無法進步的情況比喻為“錮疾”。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詞 + 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直被自己的固有觀念所束縛,真是個錮疾之人。
2. 這個社會需要打破舊有的觀念,否則會陷入錮疾之中。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被鐵鏈鎖住,無法行動,這個人就是因為思想被固定觀念束縛而無法進步的錮疾之人。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類似意義的成語,如“頑疾”、“思維定勢”等,以擴大對思維束縛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的爺爺一直認為只有男孩才能做家里的活,這是他的錮疾觀念。
2. 初中生:有些同學對新的學科沒有興趣,可能是因為他們的思維受到了錮疾的束縛。
3. 高中生:在這個信息時代,思維的開放和創新非常重要,錮疾的人很難適應社會的發展。
4. 大學生:大學是一個開放的環境,我們要摒棄錮疾的觀念,積極接受新知識和新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