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引足救經
發音(Pronunciation):yǐn zú jiù jī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用腳去踢一本經書,結果卻把經書踢下來,這時再用腳去把經書踢回去。比喻自己引起的問題,自己來解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引足救經一詞源于中國古代的一個故事。相傳,有一個人在學經過程中犯困,于是他用腳去踢經書,結果卻把經書踢下來。他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后,再次用腳去踢經書,將其踢回原位。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有時候我們自己引起了問題,也必須自己去解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引足救經這個成語可以用于形容一個人犯了錯誤,但又能夠自己糾正并解決問題的情況。比如,當一個人在工作中犯了錯誤,但是能夠及時發現并采取措施加以修復,我們可以說他引足救經。這個成語也可以用于鼓勵他人積極解決自己引起的問題。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一個寓言故事。雖然沒有具體的來源和作者,但這個故事通過流傳下來的成語,成為了一種教育和啟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引足救經是一個四字成語,結構為“動詞+名詞+動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犯了一個錯誤,但他能夠引足救經,及時糾正并解決問題。
2. 在工作中,我們應該引足救經,不斷總結經驗并提高自己的能力。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成語的結構分解和理解來記憶這個成語。引足救經可以理解為用腳去引導(引足)書本回到原位(救經),從而解決問題。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其他類似意義的成語,如“自食其果”、“自作自受”等,可以幫助加深對引足救經這個成語的理解和運用。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把作業本弄丟了,但我引足救經,找到并完成了作業。
2. 初中生:我在考試中犯了個錯誤,但我引足救經,及時改正并取得了好成績。
3. 高中生:在項目中我犯了個大錯誤,但我引足救經,重新規劃并完成了項目。
4. 大學生:我在實習中犯了個嚴重的錯誤,但我引足救經,向導師道歉并努力改正。
希望這個關于“引足救經”的學習指南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