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順
基本解釋
謂以禮順從尊長。《孝經·廣要道》:“教民禮順,莫善於悌。”《史記·秦始皇本紀》:“貴賤分明,男女禮順。” 晉 張華 《晉宗親會歌》:“族燕明禮順,餟食序親親。”
成語(Idiom):禮順
發音(Pronunciation):lǐ shù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禮貌恭順,守規矩順從。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禮順是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禮”指的是禮儀和禮貌,“順”表示順從和遵循。這個成語形容一個人對他人有禮貌和恭順的態度,守規矩,順從他人的要求。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禮順這個成語通常用于形容一個人對長輩、上級或者他人有禮貌和恭順的態度。它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在社交場合中的表現或者一個人在工作中對上級的態度。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禮順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禮記·中庸》。其中有一段話說:“夫子曰:‘居敬而行簡,以臨其民,不亦可乎?居簡而行簡,無乃大簡乎?’”這段話強調了要以禮貌和恭順的態度對待他人,這也是禮順這個成語的含義。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禮順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其中“禮”是動作的主體,“順”是動作的賓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長輩總是非常禮順,從不失禮。
2. 在公司里,他對上級非常禮順,所以深受賞識。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禮”和“順”兩個字拆開來記憶。將“禮”字與禮貌和恭敬聯系在一起,將“順”字與順從和遵循聯系在一起,這樣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學習禮順這個成語的同時,還可以了解其他與禮貌和恭敬有關的成語,如“有禮貌”、“恭敬”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對老師總是非常禮順,從不遲到。
2. 初中生:他對長輩非常禮順,從不說粗話。
3. 高中生:在學校里,我們應該對老師和同學都要禮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