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來寶
“數來寶”(shǔ lái bǎo)
發音(Pronunciation):shǔ lái bǎ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能夠解決問題、統計數字的人或事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數來寶”可以指代在解決問題時快速準確地計算數字的人或工具。它強調了解決問題時對數字的敏感性和準確性。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具有出色數學能力的人,也可用來形容能夠迅速準確解決問題的工具、方法或策略。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相傳,清代乾隆年間,有一位數學家名叫黃志烈,他非常擅長計算和解決各種數字問題。有一次,乾隆皇帝遇到了一個復雜的統計問題,無法解決。于是,乾隆皇帝將這個問題交給了黃志烈。黃志烈很快就解決了這個問題,并且解答的結果非常準確。乾隆皇帝對黃志烈的計算能力非常贊賞,稱他為“數來寶”。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數(shǔ):數數,計算;來(lái):從某處來;寶(bǎo):寶貝,珍貴之物。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數學競賽中表現出色,真是個數來寶。
2. 這臺計算機真是個數來寶,能夠快速完成大量復雜運算。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黃志烈的故事聯系起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黃志烈在乾隆皇帝面前解決了一個復雜的數字問題,被贊賞為“數來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數字、計算相關的成語和詞語,如“心算成竹”、“計算機”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班上有一個同學數學特別好,真是個數來寶。
2. 初中生:我在數學競賽中遇到了一個難題,幸好我的同桌是個數來寶,幫我解決了問題。
3. 高中生:我打算報考數學專業,因為我是個數來寶,喜歡解決各種數字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