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床板
成語(Idiom):踏床板(tà chuáng bǎn)
發音(Pronunciation):tà chuáng bǎ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不務正業,只顧享樂、玩樂,不思進取的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踏床板”源自于明代小說《西游記》中的一個故事。故事中,孫悟空在花果山上與猴王爭斗,最終孫悟空戰勝了猴王,成為了花果山的新王。然而,孫悟空卻沉迷于享樂,只顧著在花果山上玩樂,不思進取。后來,如來佛祖派天兵天將來找孫悟空,孫悟空才意識到自己不務正業,開始修煉,最終成為了斬妖除魔的大力士。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用于形容一個人只顧享樂、玩樂,不思進取,不務正業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踏床板”的故事起源于明代小說《西游記》。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賓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整天只知踏床板,一點也不關心工作。
2. 這個年輕人總是踏床板,沒有什么出息。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成語“踏床板”,可以想象一個人整天踩著床板玩樂,不思進取的樣子。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西游記》中孫悟空的故事,以及其他類似的成語,如“沉迷于享樂”、“不務正業”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整天只知踏床板,不好好學習。
2. 初中生:他成天踏床板,一點也不關心考試。
3. 高中生:他整天只顧踏床板,一點也不為將來打算。
4. 大學生:他總是踏床板,沒有什么出息。
5. 成人:他整天踏床板,不務正業,怎么能成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