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的
成語(Idiom):克己奉公(kè jǐ fèng gōng)
發音(Pronunciation):kè jǐ fèng gō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個人能夠自我約束,舍己為公,為了公共利益而自我克制。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克己奉公是指在個人行為中,能夠自覺地克制自己的私利,以公共利益為前提,為大家的利益而努力奉獻。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個人能夠自我約束,為集體利益而奉獻的行為,適用于各種社會場合。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克己奉公這個成語源自《論語·子罕篇》中的一句話:“克己復禮為仁。”這句話意味著能夠克制自己的欲望,恪守禮節,才能達到仁德之境。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克己奉公的結構是“動詞+形容詞+動詞”,其中“克己”表示克制自己,“奉公”表示為公共利益奉獻。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直克己奉公,為社區做出了很多貢獻。
2. 這位領導克己奉公,時刻為群眾著想。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克己奉公”理解為克制自己的私利,為公共利益奉獻,從而記住其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奉獻、公益相關的成語,如“舍己為人”、“無私奉獻”等,以豐富詞匯量。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要學習克己奉公,不再只顧自己的好處。
2. 初中生:作為學生,我們應該克己奉公,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
3. 高中生:克己奉公是一種高尚的品質,我們應該時刻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