剬削
成語(Idiom):剬削
發音(Pronunciation):zhuān xiā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削減、刪減。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剬削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第一個字“剬”是一個古代漢字,意為削減;第二個字“削”表示刪減。剬削的基本含義是指削減或刪減某物的數量或程度。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剬削常用于描述減少或刪除某物的行為。可以用來形容削減開支、減少工作量、縮減規模、刪減文字等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剬削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文化背景。在古代,人們常常使用刀具來削減木材、食物等物品,以達到減少或改變原有形狀的目的。這個行為的概念逐漸引申為削減或刪減其他事物的含義,形成了剬削這個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剬削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它們之間沒有特定的語法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為了降低成本,公司決定剬削部分員工的福利待遇。
2. 這篇文章太長了,需要剬削一些無關緊要的內容。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削減的動作與剬削的發音聯系起來進行記憶。可以想象使用刀具削減物品的畫面,或者將“剬”字的筆畫與削減的動作聯系起來。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剬削相關的成語,如削足適履、削鐵如泥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老師說我們要剬削作業的內容,只寫重點部分就可以了。
2. 初中生(13-15歲):為了減少學習負擔,學校剬削了每天的課時數。
3. 高中生(16-18歲):政府計劃剬削一部分軍費,用于改善社會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