頑謬
成語(Idiom):頑謬(wán mìu)
發音(Pronunciation):wán mìu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荒謬、荒唐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指事物荒誕離奇,毫無道理或合理性。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用于形容言行舉止荒謬可笑,不合常理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項羽本紀》中記載了項羽和劉邦爭奪天下的故事。當時,項羽與劉邦在垓下大戰,項羽命令手下將劉邦關押起來,準備處死他。然而,項羽的謀士范增卻認為這樣做是極其愚蠢的,他告訴項羽:“關押劉邦就像用磚頭砸自己的腳一樣,是非常頑謬的。”范增的話讓項羽深思,最終他決定放過劉邦。從此,“頑謬”成為了形容荒謬可笑的詞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形容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計劃太頑謬了,根本行不通。
2. 他的說法十分頑謬,完全不值得相信。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將“頑謬”拆分,記住“頑”字的意思是固執、執拗,而“謬”字的意思是錯誤、荒謬。通過記住這兩個字的意思,可以幫助記憶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荒謬、荒唐相關的成語,如“荒謬絕倫”、“荒唐無稽”。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他的想法太頑謬了,我們都笑了起來。
初中生:老師的要求太頑謬了,沒有人能做到。
高中生:政府的決策太頑謬了,完全不符合實際。
大學生:這個理論太頑謬了,根本沒有任何科學依據。
【版權聲明】 本文為查字典網站原創文章,版權歸查字典所有。未經許可,禁止轉載、復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內容。違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