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學
基本解釋
(1).研究古文經、古文字之學。 漢 何休 《<春秋公羊傳>序》:“是以治古學、貴文章者,謂之俗儒。” 徐彥 疏:“《左氏》先著竹帛,故 漢 時謂之古學;《公羊》 漢 世乃興,故謂之今學。” 漢 許沖 《上<說文解字>書》:“臣父故大尉南閤祭酒 慎 ,本從 逵 受古學。” 段玉裁 注:“古學者,《古文尚書》、《詩毛氏》、《春秋左氏傳》及《倉頡古文》、《史籀大篆》之學也。”《后漢書·鄭玄傳》:“中興之后, 范升 、 陳元 、 李育 、 賈逵 之徒爭論古今學,后 馬融 答 北地 太守 劉瓌 及 玄 答 何休 ,義據通深,由是古學遂明。” 明 楊慎 《譚苑醍醐·莊子解》:“《莊子》為書……士無古學,不足以知之。”后泛指研究古代文化學術。 胡適 《<國學叢刊>發刊宣言》:“近年來,古學的大師漸漸死完了。”
(2).科舉功令文字如策論、律賦、經義、八股文、試帖詩以外的經史學問,稱古學。 宋 李幼武 《宋名臣言行錄外集》卷六:“﹝ 呂希哲 ﹞從 王安石 學。 安石 以為:凡士未官而事科舉者,為貧也;有官矣,而復事科舉,是僥倖富貴利達,學者不由也。公聞之,遽棄科舉,一意古學。”《儒林外史》第四六回:“ 唐二棒椎 道:‘ 老華 ,我正有件事要來請教你這通古學的。’ 虞華軒 道:‘我通甚么古學,你拿這話來笑我。’”
古學(gǔ xué)
發音(Pronunciation):gǔ xué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古代的學問,古代的學術。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古學是指古代的學問和學術,包括古代的哲學、文學、歷史、經學等各個領域的學問。古學強調對古代經典文獻的研究和理解,通過對古代智慧的探索,來豐富人們的知識和智慧。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古學常常用于描述對古代文化和學術的研究和學習。可以用于描述某個人對古代文獻的研究和解讀,也可以用于描述某個領域的學者對古代學問的研究成果。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古學一詞最早出現在《漢書·藝文志》中,描述了漢代時期對古代學問的研究和學習。古學作為一個學科,源遠流長,與中國古代文化的發展密切相關。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古學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詞語,第一個字“古”表示古代,第二個字“學”表示學問。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直對古學充滿了濃厚的興趣,經常研究古代文獻。
2. 這位學者在古學研究方面有著很深的造詣。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古學”兩個字的發音與“古代學問”進行聯想,來記憶這個詞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古學感興趣,可以深入研究中國古代文化、古代經典文獻和古代學術,進一步了解古學的發展和影響。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喜歡閱讀古學經典,了解古代的智慧。
2. 初中生:老師教我們學習古學知識,讓我們了解古代的文化底蘊。
3. 高中生:我打算考古學專業,研究古代文化和古代學術。
4. 大學生:我對古學研究很感興趣,計劃攻讀相關的研究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