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糧
成語(Idiom):兵糧(bīng liáng)
發音(Pronunciation):bīng liá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兵戈與糧草,指軍事行動中必不可少的軍需物資。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兵糧是指軍隊進行戰斗所需的武器、兵器以及糧食、草料等物資。兵糧是軍隊生存和作戰的基本保障,沒有充足的兵糧,軍隊就無法維持長時間的作戰行動。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戰爭或軍事行動中物資供給的重要性,也可用于比喻工作、學習等領域中必不可少的基礎條件。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兵糧一詞最早出現在《詩經·小雅·鶴鳴》中,原文為“兵車既駕,兵器既張,弓矢既張,兵糧已行。”意指戰爭開始時,軍隊的武器已經準備好,兵糧也已經準備充足。后來,兵糧成為指代軍事行動中必不可少的物資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兵糧是一個名詞短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軍隊的勝敗與兵糧的供給密切相關。
2. 在這個項目中,技術和資金是兵糧,缺一不可。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兵糧的形象與軍隊作戰的場景聯系起來,想象軍隊需要充足的武器和糧食才能戰勝敵人。可以通過與軍事相關的圖片、視頻或故事來加深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軍事制度、軍隊的組織和作戰方式,以及軍事運籌戰略等方面的知識,深入了解兵糧在軍事行動中的重要性。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軍隊要戰勝敵人,就要有充足的兵糧。
2. 初中生:學習就像打仗,知識和思維是我們的兵器,充足的精力和營養就是兵糧。
3. 高中生:備考就像軍事行動,充足的知識儲備和良好的心理狀態是我們的兵糧。
4. 大學生:創業就像打仗,資金和人才是我們的兵器,充足的資源和市場需求就是兵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