祼圭
成語(Idiom):祼圭(guān guī)
發音(Pronunciation):guān gu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非常虛偽,虛偽得無可救藥。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祼圭一詞來源于《左傳·昭公十一年》:“祼圭之說,余嘗聞之。”祼圭原指圭璧,是古代帝王的玉璧,象征著權力和威嚴。而在這個成語中,祼圭的意思轉變為人的本性,表示一個人內心虛偽、不真誠,表面上裝作正直,但實際上卻心懷不軌,虛偽到了極點。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祼圭一詞常用于貶義,形容那些表面上一副正直、真誠的樣子,實際上卻心懷不軌、陰險狡詐的人。可以用來形容政客、奸商、欺詐者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祼圭一詞的故事起源于《左傳》。具體故事內容已經無法考證,但祼圭一詞的使用可以追溯到古代。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祼圭是一個形容詞性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表面上一副正直的樣子,實際上卻是個祼圭之徒。
2. 這個人一直都是虛偽的祼圭,不能相信他的話。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祼圭”兩個字的形狀與虛偽的人形象聯系起來,形成聯想記憶。可以想象一個人穿著華麗的衣服,戴著王冠,看起來非常正直和威嚴,但實際上卻是一個虛偽的人,內心陰險狡詐。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虛偽、欺詐有關的成語,如“偽善”、“狡詐”等,以豐富詞匯量。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說他很喜歡我,但我覺得他是個祼圭。
2. 初中生:班上有一個同學表面上看起來很友好,但實際上是個祼圭。
3. 高中生:政客們常常表面上一副正直的樣子,實際上卻是一群祼圭之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