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業
基本解釋
佛教語。謂善業。《五燈會元·東土初祖·菩提達磨大師》:“當勤修白業,護持三寳,吾去非晚,一九即回。” 宋 葉適 《毛崈夫挽詞》:“道修白業曾先悟,官近青云卻未通。”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道人靈一》:“后白業精進,居 若耶溪 云門寺 ,從學者四方而至矣。” 明 葉憲祖 《北邙說法》:“白業緇銖少,黃泉歲月長。” 郭沫若 《李白與杜甫·杜甫的宗教信仰》:“十使十惡,此屬乎罪,名為黑業。五戒十善,四禪四定,此屬于善,名為白業。”
成語(Idiom):白業
發音(Pronunciation):bái yè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辛苦努力的工作或事業,但最終卻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或成果。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白業是由“白”和“業”兩個詞組成的,其中,“白”表示沒有任何收獲或回報,“業”表示工作或事業。白業形容辛勤勞動卻一無所獲的情況,給人一種無奈和失望的感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白業常用于形容辛勤努力卻沒有取得成果的情況,可以用于工作、學習、生活等各個方面。比如,一個人長期付出努力卻沒有得到晉升或回報,可以說他的工作是白業;一個學生付出了很多時間和精力卻沒有取得好成績,也可以說他的學習是白業。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白業最早出自《莊子·逍遙游》:“且夫天之生物也,以其秀者失之矣。以其有余者予之矣。天之無私與?而予以此白。”這句話意味著天地間的賞賜是公正而無私的,不會因為個人的努力而有所偏袒。后來,人們將這種情況用“白業”來形容辛勤努力卻沒有得到應有回報的情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辛辛苦苦工作了十年,卻連晉升的機會都沒有,真是白業一場。
2. 盡管他付出了很多努力,但最終他的夢想還是變成了白業。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辛勤地種植莊稼,但最后卻沒有收獲,整個田地都是白色的,表示白業。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辛勤努力和回報相關的成語,如“辛勤工作,一無所獲”、“努力學習,白忙一場”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辛辛苦苦寫了一篇作文,但老師卻沒有給我好成績,真是白業。
2. 初中生:我每天晚上都在補習班學習,可是考試成績還是沒有提高,感覺自己的努力都變成了白業。
3. 高中生:我為了考上理想的大學,每天都在圖書館學習,但最后還是沒有考上,覺得自己的努力都白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