詆薄
成語(Idiom):詆?。╠ǐ bó)
發音(Pronunciation):dǐ bó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惡意批評或貶低他人,以損害對方的名譽或自尊心。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詆薄是一個形容詞,用于描述言辭或行為對他人的負面評價。它強調了惡意、貶低和傷害他人的意圖。詆薄的行為通常是出于對他人不滿、嫉妒或羨慕,以及想要提高自己的地位或自尊心。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詆薄的使用場景非常廣泛,可以在各種社交場合、工作環境或日常生活中出現。例如,在爭論或爭吵中,人們可能會用詆薄的言辭來攻擊對方。此外,在媒體報道中,有時也會有詆薄他人的評論。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哀公二十一年》記載了一個關于詆薄的故事。故事中,魯國的大夫子貢因為嫉妒孔子的聲望和地位,而用惡意的言辭詆毀孔子。這個故事反映了古代社會中存在的嫉妒和惡意攻擊他人的現象。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詆薄由兩個漢字組成,其中“詆”表示惡意、貶低,而“薄”表示薄弱、輕視。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總是詆薄別人的努力,卻從未意識到自己的不足。
2. 別人的成功讓他感到嫉妒,于是他用詆薄的話語來傷害對方。
3. 遭受詆薄的人應該堅持自己的信念,不被他人的言辭所動搖。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詆薄”這個詞語與“惡意批評”和“貶低他人”的含義聯系起來。想象一個人用惡意的言辭來攻擊他人,即可記憶詞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詆薄相關的成語,如“挖苦”、“諷刺”等。此外,還可以學習如何表達對他人的尊重和欣賞,以促進良好的人際關系。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們之間發生了爭執,于是一位同學開始詆薄另一位同學的外貌。
2. 初中生:一些同學為了提高自己的地位,經常用詆薄的言辭來打壓其他同學。
3. 高中生:在競爭激烈的考試中,有些學生會用詆薄的話語來貶低其他同學的成績。
4. 大學生:在學術界,有些學者會用詆薄的評論來攻擊其他學者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