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救民于水火
發(fā)音(Pronunciation):jiù mín yú shuǐ huǒ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拯救人們遭遇危險或困境的行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救民于水火是一個由“救”、“民”、“于”、“水”、“火”五個字組成的成語,意思是救助人們免受水和火的危害。這個成語形象地描述了一個人在他人遭遇危險時挺身而出的英勇行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那些在他人面臨危險時毫不猶豫地伸出援手的人。它可以用于贊美和鼓勵那些勇于拯救他人的人,也可以用于表達對他人的感激之情。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該成語的故事起源于《淮南子·人間訓》。故事講述了一個叫淳于意的人,他在火災(zāi)中救出了許多人。他的行為被人們稱贊為“救民于水火”。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救 + 民 + 于 + 水 + 火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一個真正的英雄,總是不計個人安危,救民于水火。
2. 在地震發(fā)生時,許多無私的志愿者冒著生命危險救民于水火。
3.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當有人需要幫助時,我們應(yīng)該毫不猶豫地救民于水火。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救”字與“水火”聯(lián)想在一起,形象地想象出一個人在水和火中救助他人的場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了解其他與救助和勇敢相關(guān)的成語,如“扶危濟困”、“仗義執(zhí)言”等,來進一步擴展對于救民于水火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他是一個勇敢的消防員,經(jīng)常救民于水火。
初中生:我們應(yīng)該學習那些敢于救助他人的人,學會救民于水火。
高中生:當我們看到他人遇到困境時,我們應(yīng)該主動伸出援手,救民于水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