膺録
成語(Idiom):膺録(yīng lù)
發音(Pronunciation):yīng l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膺録是一個古代漢語成語,意為受到贊譽和表彰。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膺録由兩個漢字組成。膺指胸前,録指記載。這個成語原指受到表彰和贊譽的人的名字被寫在胸前的牌子上,表示他們的功績被永久記載下來。后來,膺録也用來形容受到贊譽和表彰的人或事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膺録可以用來形容被人們公認和贊譽的事物或人物,特別是在某個領域或行業中取得了杰出成就的人。它常常被用來表達對某人的贊揚和肯定。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膺録最早出現在《左傳》中,記載了一個古代的故事。據說,戰國時期的齊國有一位名叫晏子的賢人,他有很高的道德品質和才智,受到了齊國國君的贊賞。國君為了表彰晏子的貢獻,親自寫下了晏子的名字,放在胸前的牌子上,讓晏子受到了眾人的贊譽。因此,晏子被稱為“膺録”。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膺録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音樂界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被公認為是膺録的音樂家。
2. 這位科學家因為發現了重大的科學發現而成為了膺録的人物。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膺録與胸前的牌子聯系起來記憶。想象一個人胸前佩戴著寫有自己名字的牌子,象征著他被表彰和贊譽。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成語感興趣,可以學習更多的成語,了解它們的起源和用法。還可以嘗試在寫作和口語中使用成語,豐富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在音樂比賽中獲得了第一名,老師說我是膺録的小藝術家。
2. 初中生:他在數學競賽中表現出色,成為了膺録的數學天才。
3. 高中生:她在全國英語演講比賽中獲得冠軍,成為了膺録的英語演講者。
4. 大學生:他在大學期間多次獲得獎學金,被認為是膺録的學術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