擊戾
基本解釋
抵觸;乖忤。《荀子·修身》:“行而俯項,非擊戾也。” 王念孫 《讀書雜志·荀子一》:“‘擊戾’者,謂有所抵觸也;‘行而俯項非擊戾也’者,謂非懼其有所抵觸而俯項以避之也。”《淮南子·主術訓》:“舉動廢置,曲得其宜,無所擊戾。” 劉文典 集解引 洪頤煊 曰:“《尚書·益稷》‘戞擊鳴球’,《文選·長楊賦》作‘拮隔’, 韋昭 曰:‘古文隔為擊,擊戾即隔背。’”
成語(Idiom):擊戾
發音(Pronunciation):jī l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打敗敵人,消滅敵軍。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擊戾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擊”意為打擊、攻打,而“戾”則表示敵人、敵軍。擊戾的基本含義是指打敗敵人,消滅敵軍,使其無法再進行進攻或抵抗。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擊戾主要用于形容戰爭中一方成功地打敗對方,取得決定性勝利的情景。也可以用來形容其他領域的競爭或斗爭中,一方以強大的力量或智慧戰勝對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擊戾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史記·項羽本紀》中。當時,項羽率領楚軍與劉邦率領漢軍展開了一系列的戰斗。最終,項羽兵敗自刎,楚軍覆滅。這個故事的結局正好符合擊戾的含義,因此人們將這個詞語用來形容戰勝敵人的場景。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擊戾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其中“擊”是動詞,表示打擊、攻打的意思;“戾”是賓語,表示敵人、敵軍。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這場激烈的比賽中,我們的球隊成功地擊戾了對手,贏得了冠軍。
2. 這個國家的軍隊經過長時間的戰斗,最終成功地擊戾了入侵者。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擊戾這個成語。可以想象自己是一個強大的戰士,手持利劍擊敗了無數的敵人,最終獲得了勝利。這樣的場景可以幫助你記住擊戾的意思和用法。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閱讀相關的歷史故事或戰爭記載來了解更多關于擊戾的使用場景和故事背景。還可以學習其他有關戰爭和勝利的成語,以擴展你的詞匯量和語言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在游戲中,我用強大的技能擊戾了敵人,贏得了勝利。
2. 初中生:歷史上有很多著名的將領,他們帶領軍隊擊戾敵人,保衛了國家。
3. 高中生:在競賽中,我們團隊的合作和努力幫助我們擊戾了其他對手,獲得了第一名。
4. 大學生:在商業競爭中,公司需要制定合適的策略,以擊戾競爭對手,取得市場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