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社人
基本解釋
指隱士。 唐 李咸用 《與劉三禮陳孝廉言志》詩:“皆期早躡青云路,誰肯長為白社人。”
成語(Idiom):白社人
發音(Pronunciation):bái shè ré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無知無識、無聊無事的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白社人是由“白”、“社”和“人”三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白”表示無知、無識,沒有學問;“社”表示無聊、無事,沒有任何事情可做;“人”表示人。白社人指的是一個無知無識、無聊無事的人,形容其沒有任何有意義的活動和知識。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通常用來形容某人無所事事、無聊無趣的狀態,或者形容某人沒有任何學問和知識。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白社人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漢書·張敞傳》中。據傳,張敞是東漢末年的一位官員,他曾經在官場上表現得非常無能、無知,被人們戲稱為“白社人”。后來,這個稱號逐漸演變成了一個成語,用來形容那些無知無識、無聊無事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白社人是一個三字成語,由形容詞“白”和名詞“社人”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整天無所事事,真是個白社人。
2. 別和他聊天了,他是個典型的白社人,一點都不懂。
3. 這個人不但無知無識,還無聊無事,簡直就是個白社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白社人”聯想成一個人無知無識、無聊無事的形象。可以想象一個人穿著白色的衣服,站在一個空無一物的社區中,什么都不知道,也沒有任何事情可做。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知識、聰明相反的成語,如“一無所知”、“愚不可及”等,以擴大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整天無所事事,就像個白社人一樣。
2. 初中生:她對歷史一點都不懂,真是個白社人。
3. 高中生:他不但沒有任何學問,還整天無聊無事,簡直就是個白社人。
4. 大學生:那個人不但沒有知識,還毫無興趣,真是個白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