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烈
基本解釋
(1).忠義節(jié)烈。《宋書·胡藩傳》:“卿此姪當以義烈成名。” 唐 皮日休 《陵母頌》:“使千百小人如女子忠貞義烈者,未之有也。” 歐陽予倩 《桃花扇》第四場:“倒想不到 香君 會這樣義烈。”
(2).重義輕生的人。《三國志·魏志·臧洪傳》:“今王室將危,賊臣未梟,此誠天下義烈報恩効命之秋也。” 宋 曾鞏 《寄歐陽舍人書》:“至於通材達識,義烈節(jié)士,嘉言善狀,皆見於篇,則足為后世法。”
成語(Idiom):義烈
發(fā)音(Pronunciation):yì liè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義烈指的是忠誠正直,有勇有義的品質。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義烈強調個人在面對困難和考驗時,堅守正義和道義的品質。這個成語強調了人們應該有勇氣去捍衛(wèi)正義,追求真理,并且不懼怕艱難和犧牲。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常用于贊美那些為了正義和公平而奮斗的人,尤其是在面對逆境和壓力時仍然堅守自己的價值觀。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漢書·文帝紀》中記載了一個故事,故事中的主人公是西漢時期的大臣楊敞。楊敞為人正直,不畏權貴,曾經(jīng)因為堅持真理而被貶謫。后來,當漢文帝劉恒即位后,楊敞被召回朝廷,因為他的忠誠和正直而受到了贊賞。因此,人們用“義烈”來描述楊敞的品質和行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義烈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義代表著正義和道義,烈表示勇敢和堅定。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一個義烈的人,為了保護弱者而不惜付出一切。
2. 面對困難,他展現(xiàn)出了義烈的品質,堅守自己的信念。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以下方法幫助記憶“義烈”這個成語:
1. 將義烈拆分成義和烈,義代表正義和道義,烈表示勇敢和堅定。
2. 可以將義烈與楊敞的故事聯(lián)系起來,想象楊敞在面對困難時展現(xiàn)出的正直和勇敢的品質。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中國文化和成語感興趣,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義烈相關的成語,如“忠誠正直”、“堅守信念”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是一個義烈的小伙子,經(jīng)常幫助同學解決問題。
2. 初中生:面對考試作弊的誘惑,他選擇了義烈,堅守考試的公平原則。
3. 高中生:他在班級中積極維護正義,被大家稱為義烈的代表。
4. 大學生:在大學期間,他參與了多個公益項目,展現(xiàn)了義烈的品質。
5. 成年人:在職場中,他始終保持著義烈的態(tài)度,堅守職業(yè)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