署銜
成語(Idiom):署銜(shǔ xián)
發音(Pronunciation):shǔ xiá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代暫時擔任某一職務,沒有實際權力和責任。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署銜是由“署”和“銜”兩個字組成的成語。署的意思是代替、代行,銜的意思是職務、頭銜。署銜的意思是代替別人暫時擔任某一職務,但沒有實際的權力和責任。通常用來形容某人只是名義上的擔任某個職務,實際上并沒有真正的權威和決策能力。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署銜一詞常常用來描述某人在職務上只是一個形式上的名義,實際上并沒有真正的權力。比如,某人被任命為某個部門的領導,但是他只是臨時代理,沒有實際的權威和責任。在這種情況下,可以說他只是署銜而已。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署銜成語的具體故事起源暫無確切的記載。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語“署銜”的結構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雖然被任命為部門經理,但只是署銜,實際上并沒有實權。
2. 這位市長因為丑聞辭職,而他的繼任者只是署銜,真正的市長還沒有選出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住“署銜”這個成語??梢韵胂笠粋€人戴著一個假冒的職務徽章,但實際上并沒有真正的權力和責任,只是表面上的。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成語,如“虛銜”、“虛位”等,來擴展對于權力、職務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老師讓我當班長,但只是署銜,我沒有實際的權力。
2. 初中生(13-15歲):班里的學習委員因為病請假,我被署銜為代理學習委員。
3. 高中生(16-18歲):學校領導因為調任,我們的校長只是署銜,真正的校長還沒有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