肅栗
成語(Idiom):肅栗(sù lì)
發音(Pronunciation):sù l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極度恐懼或戰栗不安的樣子。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肅栗是由兩個詞組成的成語,肅意為恭敬、莊重,栗意為戰栗、害怕。肅栗形容人因恐懼或緊張而戰栗不安的樣子。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肅栗常用于形容人在緊張、恐懼或驚慌的情況下的表情和狀態。可以用來形容在重要考試、面試、演講或緊急情況下的人的心情狀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肅栗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史記·秦始皇本紀》中。當時,秦始皇剛剛統一六國,他為了鞏固統一的地位,采取了一系列殘酷的措施。一次,秦始皇召見丞相李斯,詢問他對自己的統治是否滿意。李斯因為知道秦始皇的殘暴,心生恐懼,腳步不穩,手發抖,面色蒼白,形容極度緊張和恐懼的樣子。秦始皇見狀,問李斯是否患病,李斯回答說:“非病也,臣因見事重,故肅栗耳。”從此,肅栗成為形容恐懼和緊張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肅栗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站在舞臺上,緊張得全身都在肅栗。
2. 考試前,我感到肅栗不安,手心冒汗。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這個成語。可以想象自己站在一個巨大的舞臺上,面對著無數人的注視,感到非常緊張和恐懼,全身戰栗不安的樣子。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緊張、恐懼相關的成語,如惶恐、戰戰兢兢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考試前,我感到肅栗不安,擔心考不好。
2. 初中生:面對全班同學演講,我感到肅栗,但我還是勇敢地上臺了。
3. 高中生:面對高考的壓力,我感到肅栗,但我相信自己一定能夠克服困難。
4. 大學生:面試前,我感到肅栗緊張,但我準備充分,相信自己能夠表現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