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有征無戰
發音(Pronunciation):yǒu zhēng wú zhà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有軍隊出征,卻沒有發生戰斗。形容戰爭準備完備,但最終沒有實施戰斗。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有征無戰是指在軍隊準備充分、戰斗條件成熟的情況下,卻沒有進行實際戰斗。這個成語用來形容戰爭的準備和實施之間的差距,強調了在戰爭中避免不必要的流血和破壞的重要性。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有征無戰常用于形容戰爭準備充分,但最終沒有發生實際戰斗的情況。也可用于比喻其他領域中準備充分但最終沒有實施的情況,如商業競爭、學術研究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卷二十五·項羽本紀》記載了有征無戰的故事。項羽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軍事將領,他率領大軍攻打楚漢之戰,準備充分,但最終卻沒有發生實際戰斗。這個故事成為了有征無戰這個成語的起源。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動詞+否定詞+動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們做好了充分的準備,但最終卻有征無戰。
2. 這場商業競爭中,他們投入了大量資源,卻最終有征無戰。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這個成語與項羽本紀中的故事聯系起來,想象項羽率領大軍準備充分,但最終沒有發生實際戰斗的情景。同時,可以將其與其他類似的成語進行對比,如有準備無戰、有戰無征等,加深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戰爭史,了解其他有關戰爭策略和成語的內容。同時,可以學習相關的成語故事和寓言故事,豐富自己的語言知識。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們班級準備了很多禮物,但最終卻有征無戰,因為活動取消了。
2. 初中生:這次考試我準備得很充分,但最終卻有征無戰,因為題目都不會考。
3. 高中生:我們社團籌備了一場活動,但最終卻有征無戰,因為沒能吸引到足夠的參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