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心
基本解釋
(1).表明心愿。《莊子·天下》:“愿天下之安寧以活民命,人我之養(yǎng),畢足而止,以此白心。” 陸德明 釋文引 崔譔 曰:“明白其心也。” 魯迅 《集外集拾遺補編·破惡聲論》:“志士英雄,非不祥也,顧蒙幗面而不能白心,則神氣惡濁,每感人而令之病。”
(2).純潔的胸懷。 唐 張九齡 《酬宋使君見貽》詩:“才明應(yīng)主召,福善豈神欺,但愿白心在,終然湼不緇。”
英文翻譯
1.【醫(yī)】quiet mind
成語(Idiom):白心
發(fā)音(Pronunciation):bái xī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心地善良、真誠無私。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白心是由形容詞“白”和名詞“心”組成的成語,其中“白”表示純潔、無私,而“心”表示心靈、內(nèi)心。白心形容一個人的心地善良、真誠無私,沒有任何私心雜念。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白心常用于贊美一個人的品德高尚,表達對其真誠和善良的贊賞。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對待事物時沒有任何私心或不良動機。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白心這個成語最早出現(xiàn)在《左傳·莊公二十二年》中。故事講述了魯國的季孫氏族人為爭奪魯國的國君之位,相互殘殺。而當時的莊公卻因為他的善良和無私而被人稱為“白心公”。從此以后,白心成為了一個形容人品高尚的成語。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 + 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為人誠實善良,做事從不圖謀私利,真是一個白心之人。
2. 她對待每個人都十分友善,從不計較得失,堪稱是一個白心的好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白心的“白”字與純潔、無私的含義聯(lián)系起來,將“心”字與心靈、內(nèi)心的善良聯(lián)系起來,幫助記憶該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善良、真誠無私相關(guān)的成語,如“仁心”、“真心實意”等,來豐富自己的詞匯量。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幫助別人的時候從不計較回報,真是一個白心的好同學。
2. 初中生:她對待每個人都真誠無私,沒有任何不良動機,是一個白心之人。
3. 高中生: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中,能保持白心的人越來越少了,我們應(yīng)該向他們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