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除
基本解釋
(1).平定而根除之。《三國志·蜀志·蔣琬傳》:“今 魏 跨帶九州,根蔕滋蔓,平除未易。”
(2).拜官授職。 漢 應劭 《風俗通·過譽·南陽五世公》:“夫孝廉平除則有社稷民人。” 唐 竇常 《酬舍弟牟秋日洛陽官舍寄懷十韻》:“正郎曾首拜,亞尹未平除。”
成語(Idiom):平除(píng chú)
發音(Pronunciation):píng ch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消除,清除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平除指消除或清除一切妨礙或障礙,使事物恢復平衡和正常狀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平除常用于形容解決問題或排除障礙的過程,也可用于表達消除矛盾、恢復秩序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平除這個成語源自《左傳》,其中記載了一個關于齊國國君的故事。公元前572年,齊國國君齊莊公在位時,國內出現了一位叫做公子糾的貴族,他威脅到了齊莊公的統治地位。齊莊公決定采取行動,將公子糾除掉,恢復國家的平穩和秩序。后來,人們用“平除”來形容解決問題或消除障礙的行動。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平除是一個動賓短語,由形容詞“平”和動詞“除”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我們要共同努力,平除一切障礙,實現我們的目標。
2. 領導經過努力,成功地平除了這個項目的所有問題。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平除”這個詞語與“消除障礙”、“清除妨礙”等意思聯系起來,通過反復使用和記憶,加深對該成語的理解和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平除”相關的成語,如“除惡務盡”、“除舊布新”等,可以進一步豐富詞匯量。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老師告訴我們,要平除心中的恐懼,勇敢地面對困難。
2. 初中生(13-15歲):我們要通過努力學習,平除自己的知識盲區,提升自己的學術水平。
3. 高中生(16-18歲):大家齊心協力,平除學校中存在的各種不良現象,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
4. 大學生及以上(19歲及以上):在職場中,我們要平除各種不公平待遇,爭取自己的權益。